·学生事务

当前位置: 本科生求职心得

吴明瑜:成长故事

[ 2015年7月2日 ]

     成长是个残酷的词。它让我不得不承认,那个在新体之外报名缴费一脸迷茫的新生如今已经是一个即将离开本科生涯的准毕业生了。当我在登记表上写自我陈述,回首过去的四年时,记忆中的种种几乎要把我的脑袋挤爆。成长有时是突变,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在生活的点滴中渐变。有这样充实的四年,我很欣慰。

     现在,我即将在我校直升软件学院的博士。老实说,这与我入校时的想法完全不同。大一时候的我和很多同学一样,梦想着毕业后保研,然后出去找个工作开始程序员生涯。不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看法却渐渐发生了改变。

     大一大二的生活堪称无忧无虑,除了学业上好好努力,就无需担心其他压力了,此时正是探索自身发展方向的最好时机。两年时间里,我加入过学生会,参加过辩论,也报名过金融学二专,没事还去听听讲座,找专业外的书来读。其中辩论成为了我课余生活中的重点,当时苦于比赛不够多,我不断联系其他学院组织比赛,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那时的我兴趣广泛,接触的事物林林总总,没有多少余裕来思考未来的方向。不过一些事情还是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大一暑假小学期的时候,我曾花费了极长的时间去调试一个程序错误(bug)。在三四天我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里,我的脑子里都只有这一件事,几乎处于癫狂状态,在这几天之中可谓饱受折磨。这场“调试大战”落幕之后,我开始想象今后的人生,这是我大学第一次认真地思考这件事情。我觉得,这种艰苦卓绝的战争虽然过程中充满痛苦,但却让喜爱它的人能够感受到挑战与征服的快感,如果需要再打一场,我愿意再打。从此,这种思想开始在我心中渐渐萌芽。

     另一件事则是在大二下的计算机系统工程课上,我读了一篇关于系统软件方面的论文。这篇论文在实验方面做得非常精致,先做普适性的实验,再根据数据进一步做测试,说服力很强,我对这种严谨的态度深为佩服。很多人对学术研究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基于某个具体的问题,但我确实是由于这篇结构严谨如同工业设计一般的论文。从这门课程开始,我对学术研究和论文的兴趣与日俱增。

     大二快毕业时,学院里办了一次老乡聚餐活动,欢送即将毕业的学长们。其中一个学长告诫我们,大三时候就应该有了大方向,并加以努力,比如出国党就要考托福GRE,考研党就要开始复习,而保研也可以开始联系实验室了。望着行将毕业,感慨万千的学长们,我猛然意识到,过去所不担心的事情,其实已经近在眼前了。看看身边的朋友们,有的已经开始准备进入实验室,有的在不停地做着项目开发,还有的开始各类考试……我知道,这是我的大学生涯的重要节点,是时候做一些事了。于是,我在大三一开始就申请加入了并行与分布式系统实验室(IPADS),正式开始了实验室生活。

     实验室给我上的第一课就是一盆冷水。系统软件是一个包含操作系统,中间件等计算机底层软件的领域,而这些东西在我们使用电脑的时候往往是予以忽略的。它们太复杂了,以至于它们的每个部分都有无数人在研究和改进。我拿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调试并理解一个bug。在长达数周的调试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过去所学到的东西完全不足以解决它。而之后拿到的第二个任务,第三个任务……我才意识到,过去的所谓决心,更多的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当真正的困境来临之时,它就立马面临崩溃了。

     所幸我的决心还是经受住了考验。在实验室前辈们的鼓励下,我终于慢慢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最后成功完成了“新手任务”。实验室的第一步,总算是迈出去了。

实验室给我上的第二课是取舍。实验室的工作毫无疑问会占据大量的时间,广泛尝试的生活方式很快就行不通了,身体也发出了警告的信号。经过思考过后,我开始对生活节奏进行调整,退出金融学二专,减少在辩论上消耗的时间,同时还调整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刚进大学时多多尝试以确立未来生涯方向是无可非议的,但这也很容易让人养成“躁进”的习惯,总想把一切机会抓在手中,甚至有人宣称要在每个领域都成为“专家”,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到头来很可能会一场空。现在想来,认识到自己不是“超人”,理性分析得失,敢于放弃,正是迈向成熟的标志。我做事还颇为犹豫不决,不善放弃,所以这次经历也给我好好地补了补课。

     实验室的生活继续波澜不惊地进行着,直到大三的暑假,导师找我到办公室,问我,想不想读博士?

     实际上,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已经有一些时日了。同学们的实习经历告诉我,研究生或本科生往往参与开发,像微信的点赞,回复,支付等功能都出自于他们之手。这种工作让我立马想到了一颗颗螺丝钉,在上层的要求之下被铆进了合适的位置,动弹不得。这样的工作并不是我理想的状况。

     我有一个理想,就是我要把学到的知识组织起来,让它形成良好的结构,它不止能够让我自己受益良多,还能让我用更深刻的方式看待和理解我的工作,乃至世界。博士能提供给我的,是更长的在校园里学习和生活的期限,这对咀嚼消化知识大有裨益。有人说,读博士的经历会让人对艺术产生更高境界的理解力,我不敢苟同,但我认为,如果拿武侠做个比方,这就是一个闭门修炼内功的大好时机。

     我又静静地总结了我自己,过去的广泛尝试此时给我了用于选择的证据。我开始思考过去的种种,学生工作,网站开发,辩论赛,金融学二专,单片机科创……它们都被我尝试过,有的是出于好奇心,比如对于代码变成网页的欣喜;有的则是出于责任感,比如辩论队前辈的殷切期望。但我肯定,如果它们成为我的职业,我并不能在它们之中收获到足够的快乐。

“做个实用主义者吧。如果这件事有益,那么就去做。”导师在办公室里如此跟我讲道。

它的确对我有益。我下定了决心。

转眼到了大四,我也以第二作者身份第一次投稿了论文,尽管最后收到了拒信,导师还是给予了我赞誉,这让我惴惴不安。我向导师直言了自己的不足:我太被动了,虽然有一些工作,但其中却很难找到闪光点。导师笑着说,你得用博士的身份要求自己啊。

从依赖别人到独当一面是痛苦的,可这也是我的必经之路。我开始变得更加主动,在项目组中提出更多的想法,并在第二次论文写作时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又体会到了过去读论文时那种特别的感觉,把自己的工作整理成文字的砖瓦,一点点搭出坚固美丽的房子……这样美好的体验吸引着我,也唤醒了我对研究工作的热情。

如果说本科只是一种学习经历的话,那么博士就是一种职业了。所以,关于职业的烂俗故事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着。没有了上课的压力,实验室寝室渐渐两点一线,工作逐渐模式化,读论文,思考,讨论,实现,测试,反复迭代。有人说,数学是一个365天里有360天淫雨霏霏的城市,但终有五天阳光普照,而那些讲数学之美的书籍,就是把这五天的晴朗天空拍成了明信片寄给了不明就里的人们,其实学术研究何尝不是如此呢。不过,阴天自有它的美丽,我需要在连月不开的日子里找到乐趣。

有本相当著名的博士自传体书籍叫做博士磨难(PhD Grind),作者Philip Guo以自己的经历讲述了他在博士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在我看来,磨难固然是必不可少的成长经验,但是在生活中的适度调整,推陈出新,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依旧保持着部分过去的习惯,并在一些方面适度延展。不那么忙的时候,我尽量使自己脱宅,出门锻炼,看电影,甚至骑行旅游。我在课外依旧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并写书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这些事让我能洗去实验室生活的疲惫,抖擞精神迎接新的工作。

成长就像软件术语中的“迭代”,有人说它是不断意识到过去犯傻的自己的过程,而我觉得它是不断在不同维度找寻平衡点的过程。我知道,我现在还不是一名合格的博士,我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对事物的好奇心还稍显不足,更没有做好经济独立的准备。但我相信,我可以面对学习中工作中不断涌现的问题对自身进行调试和完善,吸取必要的知识,做必要的扬弃,直到如鱼得水。有句话说得好,成熟不是长大,而是自身独立价值观的形成。如何在适应环境的情况下养成独立健全的人格,将是未来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从本科到博士,从博士到工作,来日方长,拭目以待吧。

访问数量: